好奇心周刊第20期: 从四个方面了解Palantir
好奇心周刊第20期: 从四个方面了解Palantir
周刊第19期: 一起学习 MCP
周刊第19期: 一起学习 MCP, 模型上下文协议的起源、原理与发展生态
周刊第18期: 什么是理工科思维
周刊第18期: 什么是理工科思维,万维钢《万万没想到: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》读书笔记
周刊第17期: 如何构建智能体(Agent)
周刊第17期: 通过四篇博客学习如何构建智能体(Agent),大模型驱动的自主智能体(Lilian Weng)/构建高效的智能体(Anthropic)/构建智能体实践指南(OpenAI)/智能体的上下...
周刊第16期: Andrej Karpathy 讲 AI
本文为周刊第16期,前期的周刊参见:周刊系列。
读《毛泽东传》对个人的启发
对当代中国人而言,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就是毛泽东和邓小平。前年我读了傅高义的《邓小平时代》,对邓小平的生平有了全局的认识,也折服于他为人处世的智慧。作为邓小平的传记,全书23章,但作者仅仅用了前二章描述邓...
周刊第15期:Nat Friedman 和 Derek Sivers 的自我介绍
本文为周刊第15期,前期的周刊参见:周刊系列。
周刊第14期:罗振宇和《罗辑思维》
本文为周刊第14期,前期的周刊参见:周刊系列。距离上一份周刊又过去两年零十个月。感觉每次中断的时长间隔比斐波那契数列扩展速度还要快。本期主要谈谈罗振宇和他的书《罗辑思维》。
我看《哪吒》
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海报
为什么写作?
题图由DALL·E生成,Prompt: 生成一张主题为“为什么写作”的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