镜子 – 第一章
在山谷的中央,高达百米的巨型铜像上,发生了一桩后来被判定为自杀的命案。
在九华山做义工的日子:写作、家人和自我挣扎
七月初我来到九华山做义工,已经二十多天。在这里,我一边与形形色色的人相遇,一边努力创作小说,也逐渐觉察到家人对我的影响。他们关心,却也让我疲惫。而我,在挣扎中寻找写作与生活的自由。
上海:机场候机厅是我最后一夜的避风港
身无分文的我,为了赶一趟高铁,睡在虹桥机场的椅子上。这是我在上海的最后一晚,没有告别,也没有体面,只有一顶帽子挡着灯光,一碗泡面暖着肚子。
活着就可以了
一段关于人到中年、接受现实、慢慢走下去的真实独白。没有鸡汤,也没有解药,只有对“活着就可以了”的朴素信念。
出租屋里的冗余物品
整理出租屋时,我意识到自己囤积了太多用不上的物品——从手机支架到打印机,无一例外都是短暂热情的产物。我开始设想若重新开始生活,是否能更轻、更简,最终只带一个行李箱和一个背包。现实中的搬家与网络空间中的...
直面不确定性
这篇文章讲述作者在大学毕业前的思考与选择。从数学专业转向计算机,再到反思“确定性”人生路径,作者逐渐意识到追求“自由的人生体验”比社会期望的稳定生活更符合内心需求,最终决定勇敢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。
随便写点,明天见
深夜随笔,聊拖延、理发与写作节奏的取舍,记录日常琐事与片刻反思。
我的第一期播客
我聊了聊第一次录播客的感受、从听众到创作者的转变,也回顾了自己重新听播客的契机。后半部分谈博客,讲了我为什么更喜欢独立博客,而不是依赖内容平台。
走出去,投下去,写下来
这篇博文围绕作者的日常散步体验、找工作困境及创业思考展开。作者通过对快节奏生活的反思,剖析了现代人对“慢”的不适;在求职过程中感受到市场机制的不公平和无力;最终在多次创业尝试失败后,将博客作为直面现实...
来自家人的关心
本文作者坦率地分享了自己与家庭成员在“关心”与“控制”之间的关系困境。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情感反应,剖析了家人看似关怀实则忽视个人边界的行为模式,包括反复询问生活进展、代为购置私人物品、情绪依附等问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