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亡恐惧与“我”的延续
人们对死亡的恐惧,大概是这世界上最诚实、最赤裸的情绪之一。它不是那种简单的害怕,也不是理性可以安抚的焦虑——是一种潜伏在深处、随时可以撕裂理智的惊恐。每次和他一起看番剧,看到生离死别的场景时,他...
自由意志、痛苦与宗教
谈自由意志、痛苦与宗教,总有人喜欢站在一个方便又安全的立场,把复杂的问题简化为一种舒适的偏见。宗教是坏的?因为极端主义、邪教和历史上的种种血腥。宗教是好的?因为爱人如己、平等博爱和救死扶伤。这种...
认知的冲击与改变——敢于面对自我的不完美
认知的改变,是件极其痛苦的事。或许你和我一样,都能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对某些人、事、物有着根深蒂固的看法,而一旦这些看法被挑战,便会涌上来一种莫名的焦虑与抵触情绪。毕竟,改变认知等同于重塑自我,谁...
寻求共情只是逃避现实的麻醉剂——从外界依赖中解救自己
很多人的内心深处,都会有一个无法触碰的角落,那里藏着未曾愈合的伤口,像是一个默默蠕动的黑洞,时不时地露出尖锐的獠牙。人们习惯性地回避它,把自己锁在无形的牢笼中,甚至把痛苦当作理所当然。尤其是当这...
受害者与加害者:原生家庭痛苦的代际传承
在社会的普遍认知中,家庭是每个人最初的“庇护所”。这是一个理应为人提供最初的支持、关怀和归属感的地方。当家庭成为伤害的源头,这个原本安稳的港湾便转变为一个无形的牢笼。但是在家庭关系中,受害者与加...
针对极端无神论者浅薄论述的回应
这篇文章旨在回应一些极端无神论者对有神论者的批评,特别是部分人在浏览了我的博客后,主动针对我个人的信仰与认知的诋毁。内容可能会显得直接甚至强硬,但请理解,这并非出于个人的情绪,而是为了对这些片面...
默认头像与心底的小小期盼
前些日子,看到博友沉沦提到博客“默认头像”的事情,我想到了很多。在互联网中,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头像,也能承载着每个人独特的寓意。它是一个符号,也是一个人的象征,是在这个数字化世界里的第一面旗帜。而...
精神富足与自我实现——逃离“金钱至上”的幻觉
在这个时代,一些人相信“金钱至上”、“有了钱就有了一切”,但如果金钱真是万能的,那“有钱人”为什么依然会感到空虚?如果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,那为何焦虑与抑郁至今依然是流行病?当我们谈论自...
撕下过去,在日常中找回生活的仪式感
年初的时候,他拿到一本“单向历”。每一次撕下的那一页,都像是跟昨天告别,又像是对明天的期待。为了方便他使用,我帮忙把台历钉在了大门旁的墙上,每天出门前,顺手撕掉那一页,仿佛为新的一天定下一个小小...
当“我”不再是我,谈AI与内在连续性
前两年正值AI元年(2023年)之时,日本上映了一部动画《AI电子基因》,第一集讲述了一个小故事:在未来,AI仿生人与人类共同生活,并拥有与人类相同的权利。从外观上看,除了类似山羊瞳孔的形状外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