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刊第17期: 如何构建智能体(Agent)
本文为周刊第17期,前期的周刊参见:周刊系列。
周刊第16期: Andrej Karpathy 教 AI
本文为周刊第16期,前期的周刊参见:周刊系列。
读《毛泽东传》对个人的启发
对当代中国人而言,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就是毛泽东和邓小平。前年我读了傅高义的《邓小平时代》,对邓小平的生平有了全局的认识,也折服于他为人处世的智慧。作为邓小平的传记,全书23章,但作者仅仅用了前二章描述邓...
周刊第15期:Nat Friedman 和 Derek Sivers 的自我介绍
本文为周刊第15期,前期的周刊参见:周刊系列。
周刊第14期:罗振宇和《罗辑思维》
本文为周刊第14期,前期的周刊参见:周刊系列。距离上一份周刊又过去两年零十个月。感觉每次中断的时长间隔比斐波那契数列扩展速度还要快。本期主要谈谈罗振宇和他的书《罗辑思维》。
我看《哪吒》
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海报
为什么写作?
题图由DALL·E生成,Prompt: 生成一张主题为“为什么写作”的图片
心猿意马
2024年,我年满四十。
从铁幕到硅幕
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,谁就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。 —— 乔治·奥威尔《1984》
银弹飞过先锋大厦
TL;DR 本文13200+字,全文阅读约需20分钟。其中2680字的示例部分为ChatGPT生成,因此可以说本文GPT含量20%,不过该部分详细内容与本文主旨关系不大,且由GPT-4生成,可略过不看...